探索“两山”发展新模式 构造乡村发展新局面
搭建平台提质效。探索搭建更加贴近企业、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载体,即两山转化平台,其目的将碎片化资源资产通过集中收储、整合提升,结合四大平台(招商平台、流转平台、资产大数据平台、运营平台)导入产业项目,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资源最大开发使用率。
摸清底数明方向。全面启动“百村计划”,开展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砂石、闲置农房(宅基地)等生态资源清查摸底工作。建立县级资产储备库,结合资产属性,对可开发、可推介、可运营的资产率先开展收储,联合资规局、各乡镇对资产范围、“三区三线”及用地性质进行再确认,确保可用资源合理性、规范性、清晰性。目前累计摸排登记农村闲置资产340处,优质资产112处。收储农房13户,木材加工厂1处,休闲度假区1处,促进农民增收658万余元。
积极宣传拓渠道。制作专属招商手册、主题片、卡片及“百村计划”优质资产展示片;与上海公拍网、安徽文交所积极嫁接合作,通过“互联网+”模式,在线推介黟县乡村优质资产,其中淘宝平台最高观看量高达5万人次;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会议推介资产包,赴南京、合肥、杭州、深圳等地开展招引,邀请南京、深圳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客商来黟考察与洽谈。
金融赋能强助力。联合金融机构针对“两山”业务开发“两山贷”“强村贷”等特色金融产品,为“两山”发展添砖加瓦,例如徽商银行对两山转化公司授信1.9亿元,到位资金1.4亿元。积极谋划《黄山市黟县和美乡村农旅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》专项债项目,借鉴学习浙江省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案例,结合实际,编制《黟县北部片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》和《黟县和美乡村建设保护项目》可研报告,助力黟县乡村振兴产业建设。
项目发展显成效。利用闲置资产培育发展乡村经济,通过资产转变股权等模式,推动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快速落地,例如洪星乡方坑岭强乡富村影视基地首期工程正式启动,电影《老炮敢死队》开机仪式圆满举行,开创了一条可复制性,新经验典型的乡村振兴模式。同时发挥平台赋能,推动各乡镇产业化发展,柯村红色研学拓展体验基地项目已投入使用,塔川田园综合体、渔亭鳕鳜鱼养殖及预制菜、西递上村“徽州婚俗文化村”、渔亭古村落提升改造等项目正有序推进。